关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感悟和思考

2022-5-18 15:17| 发布者: 冯超飞| 查看: 4732| 评论: 0

摘要: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、文化意识、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(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:2017),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形成语言能力、提升思维品质、塑造文化品格、发展学习能力,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 ...

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、文化意识、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(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:2017),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形成语言能力、提升思维品质、塑造文化品格、发展学习能力,也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在周老师的讲座中,我对英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有了新的思考,在过去的教学中,英语学科更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,忽视了在英文课堂中对孩子进行品质教育,并且也不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培养,造成的结果是英语课堂的固化,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提高的只有语言能力(甚至不能说是完全语言能力的提升,因为衡量学生的标准仅仅是试卷,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并没有提升),无法做到发展思维、提升素养然而学科育人并不简单,对于教师就有很高的要求,教师要能够跳出传统知识点的学习,实现对教学内容主题意义的探究,不能仅仅关注语篇的基本意义,更重要的是解读语篇的深层次含义,比如,语篇传递的观点、能够引发的思考或价值观讨论,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何种问题等等,这些正是我们传统课堂所缺少的。所以,周老师所谈到的我深有感触,也非常开心英语教学在反思这个问题,有大批英语老师在对改变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而努力着。

另外,在“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”这一目标指导之下,我们应该在每节课如何思考我们的教学目标。周老师说到,很多老师在进行备课时,对于教学目标的思考是不够,只是形成了机械地、固定地教案书写形式,这样的结果就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清晰,老师无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与教学活动,因为并不了解各个环节与活动设计的底层逻辑,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到
     通过阅读和学习,我有了一些新思路新思路,这是我在教学中经常忽略的,也是下一步我将在我的课程中改进的,这一思路是:教学目标的设计的顺序要自上而下,具有递进性,之前我们通常是按照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顺序去制定教学目标,而周老师提出我们要从学科的育人价值去思考与制定教学目标,从大到小(backward design)可以分为任务目标、体验目标,其次才是语言目标。

我们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,在以往的单元教学中,每一单元会被分割成各种不同的课程,缺乏对于单元内容的整体分析,这说明老师无法做到以育人为目标,以单元为基本单位,去进行文本分析与主题意义的挖掘。
     单元整体教学要求老师具备整体意识,单元中各板块设计的底层逻辑要认真分析,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梳理单元教学内容,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,比如语篇内容不够丰富,那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,结合单元主题,适当添加或整合语篇资源;又或者单元中语境不够连贯的,教师应当规整教学内容,创设整体的真实的主题语境,设计相互关联的学习活动。所以在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的指导下,我们的评价标准也要相应改变,不能是单一地衡量语言知识是否掌握,而是要判断学生是否具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,包括判断学生是否能够:
1、基于不同语境,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和听说读看写技能,主动获得文化知识,深刻理解文化内涵,善于比较文化异同;
2、分析概括、整合推断、批判评价各种问题或思想观点,吸收文化精华,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,创造性地解决问题;
3、在理解与交流的过程中,有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,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,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自尊、自信、自强的精神。

最新评论

关于我们
学校简介
学校文化
大事记

联系我们

电话:0311-87752455

Copyright 2010-2018 © 石家庄市石岗大街第二小学
地址:石家庄市联盟东路148号

( 冀ICP备15001741号-1 )

GMT+8, 2023-9-27 13:44

返回顶部